種一片陪伴都市原住民青少年長大的森林——專訪「至善社會福利基金會」洪智杰

未來花東社區會有一片森林,他們現在正在成長茁壯

汐止樟樹灣的花東新村,是台灣北部一個具有代表性的都市原住民聚落。隨著都市化進程,來自花東的阿美族原住民在此紮根,至善社會福利基金會的「汐止WAWA森林兒少社區聚點」正是這裡的青少年成長中心。這個地方不僅為原住民子弟提供課後輔導,還透過文化傳承活動,讓孩子們重新連結原鄉文化與都市生活的差異,實現陪伴與支持。

平日時間的下午四點,走在汐止樟樹灣的花東新村裡,住商混合型的集合式國宅是台灣再常見不過的都市設計。至善社會福利基金會的「汐止WAWA森林兒少社區聚點」不起眼地隱藏在巷口處,一樓的空間裡面擠滿了社區裡剛下課的原住民青少年。

如聚點之名,這裡是陪伴他們一起長大的森林。

1960 年代開始,台灣經濟快速發展帶動了一波島內移民,從花東移居北部謀生發展的原住民阿美族人在此地落腳,花東新村與不遠處的山光社區,便成為北台灣最具指標性的都市原住民聚落。

在居住之下、生活之上的既存都市原住民議題,也隨著時間推移,逐漸影響到第二代、第三代的都市原住民青少年。2008 年開展台灣都市原住民照顧發展計畫的至善,經由不同地區的現場服務觀察,2013 年開始進駐社區並開始提供兒童課後陪伴支持社區照顧;2018 年,汐止WAWA森林兒少社區聚點成立,WAWA 發音如「瓦襪」,是「小孩子」的意思在阿美族語裡。

從原鄉森林走進都市叢林

第一次接觸到「都市原住民」的名詞,多數的人需要多一點資訊,才有辦法描繪出這個詞彙所拼湊出來的想像。

根據行政院原住民委員會的定義,「都市原住民」指的是未設籍居住在台灣 30 個山地原住民鄉及 25 個平地原住民鄉(鎮、市、區)的原住民。2024 年 3 月的統計資料,原住民族人口居住在都會區的百分比來到 50.1%,正式超越一半,意味著有將近快三十萬的原住民,生活在都市裡。

「最直接面對的是經濟上的壓力,另外一個則是文化上的失聯。」在至善服務超過二十年的執行長洪智杰這樣說道。

執行長洪智杰

為了順應現代化生活,由原鄉走進都市森林,以往在部落裡可以互相照顧的人際關係與支持網絡,便會需要重新建立與摸索;原有的自身文化,也會漸漸被我們的主流文化所取代。當這份屬於自身文化的斷裂感強烈到影響日常生活,它就會跟著生命傳承疊加到第二代、第三代原住民青少年上,所衍生的問題便會因為家庭因素的加入,伴隨著成長,越趨複雜。

而至善適時補上的角色定位,即是「陪伴」。

自身的文化會告訴你

放學後的課業輔導,往往是最實際、也最能拉近社區聚點與原生家庭的第一步。它除了協助家庭主要照顧者迫於生計的無暇照應,另一方面也為學習落後的孩子提供了加強的機會。而延展開來,學校課業之外的學習,則回歸到執行長洪智杰所說:「在多元文化的社會工作裡,我們相信你原來有的天賦以及你的文化,都將成為你的養分。」

帶著速度感的咻咻聲劃破空氣,一瞬之後換來一聲沉悶的聲音是箭矢中靶的證明,一陣一陣從聚點地下一樓傳出——這裡是每個禮拜室內射箭課固定上課的地點。從早期原住民透過弓箭狩獵的方式,進而獲取食物為發想的文化脈絡爬梳,這項源自於原住民的傳統技藝,甚至包括製弓的技術習得,都讓自身固有文化的基因,轉化為生活中可以接觸到的隱含延續,變成聚點內孩子們穩定參加的課程主力。

在城市生活裡的必備技能,砍樹採集與辨識野菜並不會重要到需要特別學習,但當服務現場的第一線社工夥伴,帶著聚點內的孩子拜訪在地耆老,一起走進社區周圍的自然之地,屬於文化脈絡的傳承就會自動連結。一粒粒貌似小輪胎的輪胎苦瓜;台灣著名野菜的山萵苣 Sama,花東地區阿美族人喜愛的食物,藉由島內移民來到汐止重新被認識,尋找、採集、入口、咀嚼,化為世代之間溝通的文化媒介。

讓在地成為在地的助力

細數著 2013 年至善駐點進入社區後的點滴,今年剛跨越第十年的時間維度,在洪智杰的藍圖正好來到半途。對他來說社區發展並非追求速效,能有可以馬上立竿見影的改變,畢竟關係需要時間好好陳釀連結,由原鄉進入都市的原住民如此;社會工作者要加入社區亦同。

他眼中從事社區發展的核心概念,無非不是讓適合的人留在社區,去跟大家一起生活,產生影響。而至善北區工作站的社工黃東華,即是在這片森林中,正茁壯發芽的在地支撐。十年前尚未搬到聚點現址的花東新村圖書館課後照顧班,可以看到小學年紀的她,和其他都市原住民青少年一樣,正與課後學習苦戰,享受下課後有地方去的陪伴。事過境遷,當時的她應該也沒有想到,十年後的今天,既巧妙又重要的身分轉換,如今能在弓箭與直排輪的課程協助看到她的身影;聚點內負責與在地情感聯繫的公關小組,她一肩擔起。

在阿美族部落裡有一套屬於他們的社會制度:年齡階層。一方面代表是特有的社會結構組成,形塑公共事務的推動;另一方面則是重要凝聚部落情感的功能。

洪智杰提到,東華就是一個很棒的例子,參考年齡階層的文化制度,讓不同年紀的孩子賦予下一個階層的任務責任,與自身文化相符之外,進入都市後大家彼此疏遠,保持距離的關係,將有機會再次被拉進,能發揮彼此照應的作用。

相較於台灣其他社會福利組織來說,明年成立剛要滿三十歲的的至善相對年輕,在不同社會工作領域切分下,他們從都市原住民這個議題上看到需求,走進社區。

汐止WAWA森林兒少社區聚點所扮演的角色,如洪智杰所言,除了協助服務對象做最好的發展外,在優勢觀點下,更希望都市原住民之於都市來說,能被視為一股充滿多元能量的多元資產,值得好好投資。

未來花東社區會有一片森林,他們現在正在成長茁壯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