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廟旁扎根,共創公民藝術

成功的活動就像鴨子划水,背後需要很多扎實的動員運作

廖誌汶擁有十多年活動舉辦經驗,深知地方合作關係的重要性。他首先與當地社區、廟宇及代表建立聯繫,並選擇廟裡有廁所的廢墟作為發展基地。清理500公噸垃圾後,他租下了這片地。針對年輕人對農村的向往,他設計創新活動,如「沙地西瓜吃爽爽節」,鼓勵參與者以回收海廢換取西瓜,促進社區互動。廖誌汶堅持以公司形式營運,強調活動成功需有良好的獲利模式和社群支持。

有著過去十多年闖蕩各地舉辦活動的經驗累積,廖誌汶很清楚若要在地方上做事,首先必須與當地社區協會、廟宇和地方代表聯繫,打好關係,才可能尋找到可能的資源和合作夥伴,另外也需要一個可以作為發展基地的落腳地點。「當初會找到現在這裡,是因為村裡只有廟裡有廁所(笑)。」偶然看到了這片被垃圾淹沒的廢墟,他決定以這裡作為起點,陸續清出了500公噸的垃圾,花了兩年時間才找到屋主,最終成功租下了這片廢墟。

相較中年族群對於傳統農村偏向逃離與無感,年輕人對於農村還是存有一些嚮往,於是廖誌汶深知他的目標受眾是年輕人,必須透過足夠創新有趣的活動,才能吸引人們前來參與社區,審視手邊可運用的資源和議題,除了基本的淨灘活動,也結合在地農產,像是與當地村民購買西瓜來舉辦「沙地西瓜吃爽爽節」,讓參與淨灘的民眾每收集1公斤的海廢就可以換取1公斤的西瓜,不僅鼓勵人們參與環境改造,也進一步促進了和社區之間的互動。此外,公民參與是地方得以永續發展的關鍵,因此,他導入了藝術的概念,但並非只是邀請藝術家創造另一個打卡景點,而是希望社區居民可以參與共創的公民藝術,透過活動設計讓民眾可以輕鬆參與,同時也能賦予並累積這個基地得以持續運作的文化厚度。

他進一步分析,地方創生的成功或失敗,往往來自於擁有很棒的想法與執行內容,但是卻沒有好好思考後續的獲利模式,所以從過去的「稻田裡的餐桌計畫」到「噶瑪蘭漂流木藝術學校」,廖誌汶都堅持以公司形式營運而非協會的補助方式,對他而言,政府的補助像是一把雙面刃,雖然是一項穩定的收入資源,卻也容易讓人陷入依賴,而無法真正成長。必須正視到一場成功的活動需要社群的參與和支持,因此人際關係格外重要,而活動主題的設定也應該明確設定好目標族群,再以此作為發想的出發點,根據社群的需求進行設計。

「成功的活動就像鴨子划水,背後需要很多扎實的動員運作。」除了大型活動的社群動員,回看過往經驗,通常設計一場新的活動時,廖誌汶並不會直接就面對消費群眾,而是會先尋找公民團體、企業公司或是學校團體等組織進行開發測試,實驗活動的可行度,也確保活動不會無疾而終;工作坊也是相同概念,確定有能夠支持參與的單位後,進而開發符合不同團體需求的活動內容,直到累積足夠的經驗值,再將規模放大,吸引更多消費人流參與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