以彎腰的姿勢、孩子的高度,認識我們活著的土地──專訪台灣兒童食育協會 李玫翎

一顆顆種子在各地發芽,期待能將兒童食育協會的精神標語「好好吃飯」,落腳到更多的課堂、社區、農漁林地

李玫翎的家庭餐桌充滿了「廚房育兒」的氛圍。她從日本學到的「食育」,強調讓孩子從小學習料理,讓廚房成為他們的遊樂場。在台灣,這樣的食育理念仍在探索中。她創辦的「小廚師樂作坊」讓孩子們從參與洗菜、料理開始,學習食材來源和營養知識。2020年成立的「台灣兒童食育協會」進一步推動食育,舉辦活動讓孩子們親近產地、了解環境,並培養食育講師。李玫翎相信,食育不僅是關於飲食,還涉及環境與文化,為孩子們創造健康的生活方式。

這是他們的日常餐桌情景——她一如往常地出門採買,到家後分類食材,將葉菜扔給雙胞胎孩子玩。當多數家庭的小孩在扮家家酒時,他們在玩高麗菜——高麗菜一層一層,小小的四手聯剝,指紋觸及葉菜紋路,指尖殘留汁液,嗅著空氣中的植物氣息,雙胞胎喜獲玩具一顆。剝菜,再來,一起洗菜;再經過她的烹調,孩子當助手,葉菜變身上桌。但孩子依然認得親手處理過的菜,吃得更香。

這是李玫翎的家庭餐桌。在日本生活過一段日子的她,回到台灣生育後嘗試「廚房育兒」。她說:「日本從 2005 年開始將『飲食教育』(簡稱食育)納入法規,直到 2010 年代,更推動在家常料理中實踐食育。」如何實踐?就是讓兒童走進廚房,從小就能學習料理食材。

李玫翎小時候是個會在廚房穿梭著幫忙的孩子,那時,廚房就是她的遊樂場,因此她也放心地讓孩子參與料理的過程。廚房與餐桌豐富的五感體驗就是生活習作,食材、作物就是天然的成長玩伴,不必依靠人造的絨毛玩具、積木、觸控螢幕,孩子的遊戲卻從來沒有少過。

那時,食育在台灣還是個少見的議題,也沒人能夠想像到,如今大家都喚她玫子老師,她繼續教孩子,還栽培出專業的「食育講師」。

吃什麼,環境就會長什麼

李玫翎的家庭遊樂場逐漸形成共學的親子料理教室,她創辦「小廚師樂作坊」,帶著孩子與家長用有趣的方式料理,並且認識這片土地上生產的食物。在台中的一間廚房裡,李玫翎帶著幾對親子一起做家常菜,從孩子參與洗洗切切開始,大人們一邊介紹食材,說明產地、食物里程、產銷履歷等概念,更搭配趣味的兒歌、繪本,對孩子訴說更多食物的文化與知識。直到 2020 年,集合志同道合的夥伴,李玫翎擔任「台灣兒童食育協會」的創會理事長。

隨著教學經驗的累積,李玫翎發現,即使孩子熟識食材,但對洗前帶土的馬鈴薯、蘿蔔,還是嚷嚷著問「怎麼這麼髒」。對食物的認識是經過通路包裝的失根形象,缺乏走入產地這段路。

因此在兒童食育協會,經常舉辦活動「好農下田趣」,從採收、料理到食用,搭配教材與遊戲,讓孩子從產地到餐桌,走一段完整的趣味大地遊戲。李玫翎遞來一張孩子趴在農地泥巴堆燦笑的照片,用純真的眼光認識自然,土不是髒的,而是可親近的。

親近產地後,自然能延伸出更多食育的面相。「跟小朋友溝通的時候,我們會說,土地上的食物我們要關心,像胡蘿蔔從土地裡面長出來,那它旁邊的蚯蚓、小鴨、小青蛙、小鳥是不是也要關心。這其實就是環境教育的議題。」

孩子在大地、餐桌上學習,透過動手的身體經驗理解知識。

飲食教育不只是識得食材、懂得料理,還有在每日的一口口品嚐背後,有哪些隱形的滋味——這份飲食有哪些營養?有什麼樣的背景文化?它的食材來自怎樣的環境?這個環境中的生態如何?怎麼判斷食用的安全?

「飲食教育是在教你怎麼樣活得更健康,讓健康不侷限在個人,更要推到你的家庭、社區跟環境。以往多數人的生活方式都是思考人類想要什麼,或是以人類健康為主,但現在的『健康概念』還包含環境的健康。」

前些天,兒童食育協會的「下田趣」進到垂直農法的溫室,在耕地逐漸減少的世界,垂直農法正實驗在水泥地上用無土、減碳、少水的方式栽培出果菜。兒童食育協會打開未來的想像:在農地愈趨消逝的當代,在科幻預言著人類即將無肉無菜可食的未來,若是有一天我們失去土壤,如何以新的農法,在有限的資源下,用永續與友善的方式陪伴孩子長大?

珍惜農人與物產,也去探索未來的各種可能性。兒童食育協會的行動,其實就是一顆顆做父母的心,想得遠一點,想留下一個孩子也願意活著的地球。

與生命等長的飲食教育

兒童食育協會成立四年多來,已經辦了四、五百場活動,除了下田趣,還有兒童料理課、辦桌、社區輔導、食物講座、居家料理箱、桌遊⋯⋯,一群家長與小農,從為了自己的孩子投入,擴大成為了台灣的孩子與環境而做。至今,兒童食育協會成已有七十多個會員。且兒童食育協會還有很多像玫子老師這樣的食育講師,30多位遍佈全台,在台灣各個角落努力,希望讓更多人認識食育。

無論是參與活動、共同企劃、或是成為食育課程的講師,這群人是兒童食育協會深入台灣,在地圖上畫不出路徑的農漁林地上發掘的實作者。他們親自請益學習台灣物產的特性知識、生長環境,讓這些沒被收進課本的重要文化,形成協會獨有傳承的食育光譜。兒童食育協會攜手農人、講師、家長,與最重要的對象——孩子,建立一個全新的合作關係,以知識串連行動,以行動回饋大地,用飲食選擇來決定未來。

台灣在 2022 年通過《食農教育法》,確立了飲食教育是全民目標,也出現更多的飲食教育者、教具。不過,李玫翎觀察校園的常見情況是:有熱誠的老師努力爭取在學校弄一塊田地,然後花很多心力跟學生一起種植。這行動確實是食育的一環,卻也是「還不夠」的食育。

她隨手打開一箱兒童食育協會開發的教材,「菇菇遊戲寶盒」有太空包讓孩子親手種植、有手冊故事引導孩子了解菇類的成長環境、營養價值,當然還有菇菇桌遊解任務,最後少不了食譜動手料理。一連串的設計體驗,連「這個香菇根畫得太可愛會不會失真?」都經過來回地細緻討論。於是,這個寶盒讓原本對香菇挑食的孩子,把菇菇茶碗蒸吃光光。將困難的事變有趣,孩子在玩寶盒裡的菇菇撲克牌時,也種植起自己與食物的關係根基。

食育看似日常,其實橫跨許多專業領域──兒童教案設計、農漁業實作知識、環境生態、食品安全、料理技藝⋯⋯。幸好兒童食育協會早在多年前起步,持續開課栽培食育講師,也製作教材,傳遞他們的食育經驗值與理念。這些講師來自島嶼的四面八方,與兒童食育協會一同梳理、轉譯自己的食物知識,使人們尋回幾乎要失傳的根,理解台灣食物譜系的厚度是風土、是文化、是歷史。

一顆顆種子在各地發芽,期待能將兒童食育協會的精神標語「好好吃飯」,落腳到更多的課堂、社區、農漁林地。

人類花一輩子的時間在飲食,如果這輩子只需要做好一件事情,可能是必須捨不得打發自己一頓餐食,學好在一輩子的飲食中關照自己的健康,也關心食材、文化、環境生態的健全。

以孩子的高度看世界

在小廚師樂作坊的廚房內,有升降桌、一面牆掛放迷你廚具,還有兒童等身的矮洗手槽,一切為兒童量身打造,若非站在他們的高度看世界,難以做到這樣的兒童友善廚房。李玫翎分享,自從協會帶孩子踏入養殖池活動後,合作的漁戶甚至特別為孩子添購了漁塭用青蛙童裝(涉水褲)。

沒有不適合兒童學習食育的地方,只有還沒做好準備的大人。

在充滿食安危機的當代,除了成人防範,不可忽視地是教育孩子認識與辨別食物,在這樣的旅程中,大人們也重新認識食物的身世。在下田時,在廚房裡,和孩子一起理解食育的過程,讓硬邦邦的成人筋骨放低身子,也向大地彎腰,去明白在每日三餐裡,一起好好做飯、吃飯,是養育自己的孩子,也是養育永續的土與水、我們活著的家園。

「我會好好吃飯」是協會最重要的精神,幾乎在每個活動中,都能看到這個標語的溫柔提醒。

在充滿食物選擇的現代,所謂的「富裕的餐桌」,是吃得均衡與健康,是透過吃,選擇與地球相處的方式。食物教育,實為理解了解食物、環境與農業安全議題、永續發展的循環。

To-Do List

在自己的餐桌上來一場食物教育課吧!查查你最近吃的一頓晚餐,你知道上面所有的食物來源嗎?搜尋這些食材與原料的原產地,增加我們對自己的飲食理解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