廖誌汶表示,地方創生是一項責任,必須降低失敗風險。他為團隊設下目標,每月至少舉辦一次100人規模活動,每季度200人,每年一次500人次的大型活動,如「廢廢生活節」。他強調對「人」的投資,直問年輕人工作目標,並支持他們的創業夢想。藝術家駐村計畫則增加場域的精神厚度,開啟合作機會。他希望「噶瑪蘭漂流木藝術學校」能示範以創新方式治理村落,讓更多人參與與創新,推動農村發展。
廖誌汶略顯嚴肅地表示,所謂的地方創生是一項責任,必須懂得降低自己失敗的風險,不然只會為地方徒增更多的社會問題。所以如同一般公司會設定KPI,他也為團隊設下每年的目標,每個月至少辦一場100人規模的活動,每季度舉辦200人參與的活動,至於每年必須舉辦一次500人次的大型活動。其中「廢廢生活節」便屬於年度大型活動,除了市集、工作坊等小單位企劃,每年團隊都會設定一個具有話題性核心主題,提前在網路上發酵,像是今年會在傳藝中心同時展出1000位民眾畫的1000條魚的繪畫作品,明年則會舉辦亞洲最大牽罟節等。
不僅關注環境和社區,廖誌汶也專注於對「人」的投資和參與,面對每一位來到「噶瑪蘭漂流木藝術學校」的年輕人,他都會直白地問他們:「你在我這邊工作,你想要做什麼?」必須要知道抵達理想的路上需要具備什麼樣的武器和能力,缺少的就在工作中把能力培養起來,像是社會參與、活動執行的能力,同時,他也願意支持年輕人的創業夢想,就像當初廢廢生活節的起源便是來自於對夥伴海廢創作的支持,協助降低創業失敗的風險,也激發他們創新和參與的動力,而後續創業的成果就是便是最大的回饋。
今年開始的藝術家駐村也是相同道理,當基地空間愈趨完整,便需要增加場域精神的厚度質地,於是廖誌汶開始邀請認識的藝術家進駐策展,並提供他們創作的自由與一切支持,在彼此尊重的前提下,便開啟了一種正向的循環,藝術家們願意來此停留創作,同時也進一步提升了場域的價值,打開未來更多合作機會的可能性,而地方與參與民眾也能有機會接觸更高質量的活動內容。
「噶瑪蘭漂流木藝術學校就像是一個實驗工作站的概念,我們持續在啟動著各種大小企劃,終極目標是希望能讓社會甚或是官方看見,治理一個村落其實可以有另一種更巧妙的方式。」長時間在第一線與社區並肩作戰,以柔軟的姿態和村民們一起生活,讓廖誌汶得以看見地方真正的需要,與其花費大把經費興建蚊子館,揭起搶救地方發展的大旗,他認為當每個人都能勇於為鄉村提出永續性的想法,並有機會獲得支持、落實執行,將會成為臺灣最可貴的地方。
因為,農村需要的從來都不是幫忙,而是需要更多的參與和創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