走進影像製作現場 Doiiin攜手東海美術系鏈接影像實作新體驗


課程實作中,學生嘗試操作燈光與攝影設備,模擬專業影像拍攝現場。

在現今教育與產業緊密連動的背景下,許多大專院校積極引進企業資源,讓學生在校園之外親身接觸真實工作場域,透過實作課程,讓學生得以將課堂所學落實於實務中,深入理解專業技能的實際應用與流程安排,並在挑戰中探索自身潛能與職涯方向。

25日,Doiiin 於台北家實景攝影棚空間舉辦「影像製作工作坊」,與東海大學美術系合作,為修習徐嘒壎老師指導的「當代影像創作:錄像布展與攝影技巧」選修課的18位大三學生,提供一場貼近業界實務的深度體驗。

實境教學融入課程 打造專業影像製作現場

課程內容涵蓋從企劃發想、拍攝製作到後期剪輯等完整流程,讓學生了解影像內容的生產邏輯,並實際參與團隊合作與分工運作。本次活動由東海美術系系主任李思賢發起,Doiiin 創辦人何龢應邀設計課程內容,進一步擴展為一場以實務操作為核心的工作坊。

課程上午由 Doiiin 團隊介紹實際專案案例,說明影像製作如何應用於品牌行銷、紀錄報導與藝術創作等不同面向,突顯影像製作的多元性與目的性;下午則進行分組實作練習,學生在簡要的主題指引下,自行規劃劇情、場景設定與導戲流程,並擔任導演、攝影、美術、燈光與剪輯等角色,模擬專業製作現場的分工與時間管理。

導演王詩弘現場說明影像企劃與分鏡設計,學生專注聆聽並積極提問。

徐嘒壎老師指出,目前大學美術系的課程設計多偏重個人創作與概念攝影,學生鮮少有機會參與團隊製作。「學生需要了解業界的運作邏輯,實際看見一個影像專案如何在時間與資源有限的情況下完成。」透過此次課程,她也觀察到許多學生展現出課堂中難以發現的特質。例如,有學生在演出過程中展現出極強的表現慾與幽默感,也有人在組織與拍攝調度中展現出領導潛力。

「業界對時間與成果的要求明確,與學校環境的彈性大異其趣。唯有讓學生提前接觸現場,方能有效縮短學術與實務之間的落差。」Doiiin創辦人何龢提到,實務工作中,分工與信任往往是專案順利推進的關鍵,這類以實作為主的訓練,有助於學生理解現實職場對專業度與效率的要求,培養應變能力。

攝影師於現場示範燈光布置與鏡位選擇,協助學生理解拍攝現場的專業操作流程

學生首次進棚操作 體驗團隊分工與現場節奏

分組擔任導演的胡宇新同學提到,首次完整參與一部作品的製作流程,深刻理解影像作品的幕後結構與分工機制,因為很喜歡一鏡到底的拍攝手法,所以這次挑戰一鏡到底,很感謝同學們互相協助。

東海大學美術系近年積極透過產學合作、跨領域課程與業界實務參與,引導學生將創作能力延伸至更廣泛的應用層面。除了持續強調藝術創作的深度與觀念建構,系上也重視學生在影像製作等領域的實作經驗。

透過與Doiiin的合作,學生得以在真實場域中學習專業技能與態度,深化其對影像工作的理解與準備。未來,Doiiin將持續與大專院校合作,推動永續與創意產業的深度結合,讓更多青年世代在理想與現實之間,找到屬於自己的位置。

學生於實景攝影棚空間觀摩拍攝流程,實際了解影像製作現場的工作分工與運作方式。

Doiiin 為專注於 ESG 溝通與為議題創造影響力的綜合服務平台,致力於成為企業在永續議題上的重要夥伴。

© 2020 Copyright Doiiin 永續媒體