社會賦能健康永續權利平等教育實踐

手術房外,才是真正的挑戰——「脊力安心」林思維醫師

在台南佳里,神經外科主任林思維醫師長年坐鎮奇美醫院,看過無數病人因脊椎問題而痛苦不堪....

2025/10/20

社會賦能健康永續權利平等教育實踐

一場厭童論戰,映照台灣社會的永續焦慮——專訪婦產科醫師蘇怡寧

在台灣婦產科領域,蘇怡寧醫師是公認的權威人物之一。他曾任台大醫院婦產部主治醫師....

2025/10/13

地方永續生態環境

當永續藉由影劇滲入生活:英國 BAFTA albert 認證

時至今日,看電影、追劇已不只是娛樂消遣,影視作品中所乘載的故事與情感,往往也潛移默化地改變了人們的既有認知和行為....

2025/10/09

地方永續生態環境

燈暗後,在劇場裡拾荒——山峸製作設計袁浩程的循環劇本

每一場舞台劇的落幕,都指向一批精美佈景與道具的生命終點....

2025/09/17

健康永續社會賦能教育實踐權利平等

只有障礙的環境,沒有障礙的人——輪椅夢公園 營運長呂嘉儀

跟著輪椅夢公園營運長呂嘉儀來到板橋板樹體育館,這裡是輪椅夢公園的所在地,2020 年成立至今....

2025/09/05

健康永續社會賦能

造一艘容納行動與想像的大船——永續方舟館

沿著臺東臨海路行駛,一棟仿若乘風而起的灰白色建築躍然眼前——永續方舟館以流線形的屋體設計....

2025/08/22

健康永續社會賦能權利平等

從一句「走路好難」開始——姜義村與適應體育的二十年

「哥哥,走路好難。」三十多年前,一個腦性麻痺孩子用盡全身力氣,在一次次跌倒後,抬起頭對當時還是位研究生的姜義村說了這句話....

2025/08/11

健康永續社會賦能權利平等

自由而自信:5 部身障運動者電影,看見身體與意志的張力

每當我們談論「自由」與「自信」時,往往聯想到突破界線、無所畏懼的姿態。然而,下列 5 部描繪身心障礙者的電影中....

2025/08/07

健康永續社會賦能

每個願意跨出步伐的人,都能跳舞:「舞拾人生」羅瑋君

一開始,我其實沒有想過要創辦一間教室。只是因為在課堂上,看見太多 50 歲以上的姐姐們退縮、悄悄坐到一旁....

2025/08/01

健康永續權利平等教育實踐

從一個人的尊嚴,到一群人的希望:脊髓損傷基金會副董事長劉金鐘

一場突如其來的車禍,將劉金鐘的人生從巔峰拋入深谷。那年他正值三十而立,卻在萬分之一秒內失去所有知覺....

2025/07/02

教育實踐生態環境

文化與環境,一起走更遠——十三行博物館的永續計畫

台灣西北海岸,十三行博物館靜靜佇立著。這裡不僅守護及展示著千年考古遺址,近年來,更悄悄地開始了一段與環境共好的美麗旅程....

2025/07/02

教育實踐生態環境地方永續

延續「看見台灣」的深情與使命——看見・齊柏林基金會

「別人是有多少資源做多少事,我們不一樣,我們基金會就是要比人家快,連走帶跑地一直往前走....

2025/05/28

教育實踐

熱血又龜毛的細節控:一起共備共好是「特教老師的好點子」

午後天氣清朗,來到國小校園,三位老師在外迎接。她們是 manman、snini 和 janice,因編纂「特殊教育教材」而相聚....

2025/05/27

權利平等社會賦能

一場社會設計的實驗——用系統支持脆弱,但不妥協尊嚴

一場突如其來的意外,讓千餘名正值壯年的台灣人與輪椅為伴,脊髓損傷改變了他們的人生,也重新定義了生命的步調與價值....

2025/05/23

權利平等健康永續

在運動與運動之間,傳遞平權火炬——台灣同志運動發展協會

台灣同志運動發展協會的同志運動會,透過體育與平權外交,讓國際看見台灣的多元性別理念。....

2025/05/20

教育實踐社會賦能

將生命給的禮物,再轉送出去:曲智鑛的特教之路

曲智鑛二十年的體制外特教之路,用實務經驗補足體制斷點,打造親師生合作支持系統....

2025/05/19

教育實踐社會賦能

台灣第一線特教老師的日常:為了孩子,在制度與現實中努力突圍

說到特殊教育,許多人可能依然充滿刻板印象。比如害怕自己的孩子得到這個特殊標籤....

2025/05/01

健康永續生態環境

「探討海廢,好像滿好玩的!」 澄洋環境顧問顏寧的藍海夢

其實,我沒有什麼崇高的理想,就覺得海廢這件事,聽起來好像滿好玩的,那就來玩玩看吧....

2025/05/01

生態環境

認識它,才能愛護它:「藍色脈動」用鏡頭拯救海洋

近年台灣興起各類海洋保育行動,但熱愛潛水的 BlueTrend 藍色脈動創辦人趙健舜發現....

2025/05/01

教育實踐社會賦能

不會教小孩,但可以把不會教的力量集合起來:專訪不小盟

不會教小孩行動聯盟(不小盟),為令老師、家長頭痛的性教育及性平教育尋找更好的方法....

2025/04/25

健康永續

幽默、直覺,但不鄉愿——RE-THINK 重新思考環境教育協會

RE-THINK 團隊以淨灘起家,12 年來以年輕化、社群導向的方式推動環保永續,成果亮眼。....

2025/04/16

生態環境健康永續

希望孩子長大後,還能看見海的美麗——專訪淨海行動者陳徵蔚

應外系教授陳徵蔚,因人生低潮接觸潛水,被大海之美感動,從此踏上海洋保育之路....

2025/04/14

健康永續

看見動物的力量——專訪台灣動物輔助治療專業發展協會

動物的陪伴,能為人們帶來多少療癒的力量?這天,在新北市中和衛生所失智據點,台灣動物輔助治療專業發展協會....

2025/03/17

生態環境

守望一方綠蔭,以人治療植物:專訪「臺大植物教學醫院」陳慧儀

今年 7 月 15 日,立法院院會三讀通過《植物診療師法》,漫漫十年終於迎來一縷曙光。「植物醫師法」....

2025/03/01

生態環境健康永續

森林療癒,是與自然連結共存——專訪台灣森林保健學會余家斌

騎著 Ubike,迎著微風來到臺大農業陳列館,余家斌爽朗地笑著:「怎麼不進去等?外面很冷耶。」....

2025/02/27

生態環境

建築減碳的關鍵之路:從全球挑戰到台灣的永續新篇章

來建築業佔全球碳排 37% ,而氣候變遷快速,改革迫在眉睫。建築業如何面對高碳排問題?各國如何因應....

2025/02/13

健康永續地方永續生態環境

讓海廢不再廢——專訪日本北海道扇貝安全帽 SHELLMET 團隊

來到日本北海道的漁村小鎮,沿著海岸線,放眼望去是遼闊的大海,迎面而來的海風夾雜著來自大海的鹹腥....

2025/02/10

地方永續健康永續

造一條解憂的產業鍊:台東地方創生團隊「洄洄山林」與解憂祭

2024年8月底,洄洄山林地方設計團隊在社群平台上發布了一則名為「假單計畫」的心理測驗....

2025/02/01

教育實踐社會賦能健康永續

聽懂的前提,是聽清楚:雅文兒童聽語文教基金會幫助聽損兒

聽覺口語師方彥婷憶起校訪時,幼兒園老師潸然淚下的光景:「老師雖然知道小朋友有微聽損....

2025/01/16

健康永續

病患教會了我所有生命故事——專訪台灣香氣行者芳香照護學會 吳宙妦

025年,台灣將正式進入超高齡社會,每五人當中,就有一人是老年人口。人口結構快速老化,不僅對勞動力是挑戰....

2024/12/31

地方永續

從農業廢棄物到永續時尚:臺灣鳳梨紗——專訪鳳梨葉纖維產銷合作聯盟

長期作為全球前10大紡織品出口國,臺灣近八成紡織品銷往海外。然而二十年來在中國與東南亞的低價競爭壓力....

2024/12/31

教育實踐地方永續

一堂不寫作的作文課,一間不強迫閱讀的書屋——野渡書屋

自淡水蜿蜒北上,穿越三芝市區後,方能抵達隱身於山莊一隅的野渡書屋。這座歐風建築以暖色調....

2024/12/31

社會賦能

在人生的風雨中,作伴前行——社區阿姨與文青都愛的「陪你走一段路」

在桃園八德一處重劃區,社區鄰里的居民走在路上,總會經過一間亮著暖橘色澤的店面,風格溫暖清新....

2024/12/31

健康永續

嚐嚐看,這是我做的第一杯咖啡——Young Coffee 為年輕型失智者創造新記憶 推動永續資源串接

如果有一天,你發現自己的記憶突然消失,隨時感受生命一點一滴地在消逝,你會⋯⋯?

2024/12/25

生態環境

為野生動物續命!成為牠們休養生息的臂彎——專訪野灣非營利野生動物醫院

早上八點半,輕聲微步踏入WildOne野灣非營利野生動物醫院,跟隨保育員進入工作範圍....

2024/10/20

教育實踐

讓生命陪伴生命——專訪小草書屋創辦人林峻丞

林峻丞離開電視圈的工作,回到家鄉三峽接手瀕臨倒閉的家族企業。返鄉後,他發現故鄉有不少高風險家庭中的孩子....

2024/10/20

教育實踐

種一片陪伴都市原住民青少年長大的森林——專訪「至善社會福利基金會」洪智杰

平日時間的下午四點,走在汐止樟樹灣的花東新村裡,住商混合型的集合式國宅是台灣再常見不過....

2024/10/20

生態環境

Action! 一檔童年無法回頭的台灣偏鄉體育實境節目——專訪「野!孩子起步走!」楊雅婷

在台灣要判斷你住的地方是否為偏遠地區,根據行政院內政部的定義,有兩種方式....

2024/10/20

生態環境

大水新娘——濕地保育與文化的對話

迎娶開禮車、比排場,是結婚慶典中,不可或缺的環節。不過你有想過,娶親的交通工具,從車子變成船....

2024/10/20

社會賦能

改變台灣公益捐贈系統的「iGoods愛物資」:讓關心,等價流動

走進iGoods愛物資的倉庫,層架上的物品被用心的安排分類,整理職人在滿山滿谷的物品中忙進忙出....

2024/10/20

生態環境

古老航海家休憩站——海龜避風港

哥斯大黎加海域,一隻欖蠵龜被人發現,鼻孔卡住一根塑膠吸管,成為全球關注焦點....

2024/10/20

生態環境

台北古城中的文明咖啡廳《遷鳥陳列所》

「最主要是我在大學時期一直在環島。」提到一切的起點,老闆楷中這麼說....

2024/10/01

社會賦能

一組特教生組成的啦啦隊——只要給孩子一條軌道,他就能飛向國際

在多元化的課程與社團中,周校長發現孩子們喜歡藉由身體律動表達情緒、抒發力量,於是在原本的熱舞社團基礎上....

2024/04/20

社會賦能

為特教生打造一間「客製化」教育場所:我們需要的不是差別,而是站在同個起跑點

1960 年,聯合國教科文組織(UNESCO)提出「國家在發展或應用國家政策時,應該要促進教育機會均等和處理教育的事務....

2024/04/20

教育實踐

原鄉孩童畢業照圓夢計畫

畢業季來臨,學生們手上都期待著那個最珍貴的青春回憶──畢業紀念冊。然而,並不是全台灣每所小學、每個畢業生胸口都抱著一本....

2024/01/01

社會賦能

名為生活的課題 從生存到生活的學習

福喜小客廳前,於饒河夜市成立的浪人食堂,從單純的念想出發,透過工作機會施予釣竿,幫助無家者找尋生活更多的可能....

2024/01/01

社會賦能

棉花裡的拳頭,擁抱你的一切——台東自閉症協會

一進入協會的小作所,可以看到一群勤奮工作的孩子們,放眼望去,最裡邊的辦公間,坐著人稱總裁的「Sam 山姆」....

2024/01/01

社會賦能

成為一名平凡人的練習——自閉症家長協會小凱

小凱家中三名成員,小凱、爸爸、姊姊,小凱爸爸一人要帶兩個孩子。姊姊出生時,發聲與說話比同年齡孩子晚,所幸後來....

2024/01/01

教育實踐

學習專注,也拓展視野

16 點 40 分,在教練的指揮下,十幾位射箭隊隊員,將箭靶推出來到定位。站在射箭位置,對準靶心一箭一箭射出....

2024/01/01

地方永續

找到核心價值的夥伴,擴大響應通路走出創業困境

談起創業初期的困境,葉德偉直言當「循環包裝」的概念試圖打入市場面臨的最大難題是,雖然企業平台與消費者均....

2024/01/01

地方永續

在廟旁扎根,共創公民藝術

有著過去十多年闖蕩各地舉辦活動的經驗累積,廖誌汶很清楚若要在地方上做事,首先必須與當地社區協會、廟宇和地方代表聯繫....

2024/01/01

社會賦能

教育世界博覽會

IDEC是由世界各地實踐民主教育的學生、家長、教育工作者、倡議者、學者、組織團體,及任何關心民主....

2024/01/01

社會賦能

好好喘口氣吧!人與物的人生中繼站——木匠的家公益二手店

讓人可以好好停靠休養,而物可以因修復而被人珍惜,我們希望人跟物都可以在木匠的家找到一次重生的機會....

2024/01/01

社會賦能

以彎腰的姿勢、孩子的高度,認識我們活著的土地──專訪台灣兒童食育協會 李玫翎

這是他們的日常餐桌情景——她一如往常地出門採買,到家後分類食材,將葉菜扔給雙胞胎孩子玩。....

2024/01/01

地方永續

蜂與人共舞——八煙聚落重獲新生

「明明大隻的都是虎頭蜂,但他們覺得那就是蜜蜂,我會被咬,都極力說不行不行!」回想起當時跟居民交涉的過程....

2024/01/01

健康永續

您的餐點已送達!打造屬於長輩的餐食友善系統——銀色大門

國家發展委員會統計台灣 65 歲以上的人口佔比,於 2018 年即超過 14%,使台灣成為高齡社會,2025 年,超過 20%....

2024/01/01

生態環境

與石虎、雞群共生的里山風景——拜訪石虎友善養雞場

沿著山間小路蜿蜒而上,來到位於苗栗銅鑼淺山的客家庄,與平地相差不到海拔 800 公尺,卻有著截然不同的風景:一側矮房,一側田地....

2024/01/01

地方永續

把垃圾帶回來,把生命的價值找回來——專訪「海廢再生計畫」黃士洋

大溪漁港的 39 艘環保艦隊,光是去年一整年就帶回七噸的海廢垃圾,而可回收垃圾有 171 公斤 ,28 座網具有 1315 公斤....

2024/01/01

社會賦能

讓無家者在福喜小客廳,先好好生活

沒有人願意露宿街頭,這群被迫流浪在外的人們,過去被稱為遊民、街友。2016年,台灣芒草心慈善協會對應英文「homeless」....

2024/01/01

社會賦能

無聲地說,逆挪的反覆行動——台東自閉症協會柏叡

柏叡就讀特教學校的十二年級時來到協會實習,適應協會後,一直留到現在。柏叡沒有透露過「快樂」以外的情緒....

2024/01/01

社會賦能

給未來空下的居所——台東自閉症協會薺萱

她帶著厚重的眼鏡,走路時一拐一拐的,但工作起來,薺萱一刻也沒聽過,在生產線的中間位置,負責將米....

2024/01/01

教育實踐

讓孩子走向自己的路

東澳國小操場旁有間雞舍,鄔誠民正在嘗試養蛋雞,希望將它變成未來學校教育的課程之一。2016 年,東澳國小轉型為公辦....

2024/01/01

地方永續

給消費者一個更環保、友善環境的選擇

配客嘉 PackAge+ 團隊也透過分析、驗證每一個歸還點接觸到的群眾及其在意的價值觀,找到配客嘉的消費者輪廓....

2024/01/01

地方永續

支持青年創業,開啟正向循環

廖誌汶略顯嚴肅地表示,所謂的地方創生是一項責任,必須懂得降低自己失敗的風險,不然只會為地方徒增更多的社會問題....

2024/01/01

教育實踐

一個工作機會,給偏鄉孩子有做夢的權利

「大隊接力你們班只剩下兩個棒次,但已經輸給別人一圈,你要拚嗎?」這是踏進花蓮木想傢,王嘉納老師問我們的第一句話....

2024/01/01

生態環境

當「走進山林」成為選擇,無痕山林也該是共識——台灣露營產業現況談

過去露營法規未臻健全,以致露營場遍地開花衍生諸多問題,內政部已於 111 年 7 月修正「非都市土地使用管制規則」,同時交通部觀光署....

2024/01/01

權利平等

陪伴性暴力受害者,說一個新的故事——蒲公英諮商輔導中心

早在 #MeToo 萌芽的二十多年前,勵馨基金會除倡議外,即開始引導性暴力倖存者脫離暴力環境與賦能充權,勵馨基金會起源於雛妓救援....

2024/01/01

社會賦能

補足社會原本剝奪的——浪人食堂 × 福喜小客廳

2018年,松山長老教會釋出一個位於饒河街夜市的攤位,邀請浪人食堂進駐,起初以培力無家者從工作中學習到如何打點一個攤販的技能....

2024/01/01

權利平等

期盼與掙扎,原生家庭複製的無底洞

從小家裡開店做生意,他一直以為家裡的狀況還算過得去。父母一起經營一家店,做得還算不錯,爸爸負責廚房、媽媽待客親切,家裡的店在....

2024/01/01

社會賦能

半頹的房和人生——台東自閉症協會世明

一走進小作所,首當其衝看到一個可愛的大塊頭——世明,他站在生產線第一個,幫忙搬運重重的米袋與秤米,除此之外,世明還有摺紙盒....

2024/01/01

社會賦能

讓他擁有第二個家——孤獨茫然的中年男孩阿國

42歲的阿國是一名中度智能障礙者,與他見面時,他不敢看人的眼神,讓人永遠忘不了。阿國和媽媽與媽媽一起生活,中度智障照顧失智老人的故事....

2024/01/01

社會賦能

舞在自己的節奏裡——小作所裡的樹懶祺舜

一大早,我們前往台東轉運站接送祺舜來到小作所,祺舜是非常準時的孩子,總會提早許多來到轉運站,安靜地站著等候。祺舜先搭一個多小....

2024/01/01

權利平等

潛藏於關係中,權力不對等的性傷害

性騷擾、職場性騷擾這一系列名詞,對大眾的關係就如同聽到失火那樣的狀態。我們都想看清楚事情發生的面貌,但實際裡面災情是....

2024/01/01

社會賦能

曾經我以為他這輩子就這樣子

近期,以自閉症類群作為核心的《非常律師禹英隅》劇集掀起熱烈討論,劇中,對比主角的自閉特徵,有著迥異自閉症特質的委託人....

2024/01/01

教育實踐

射箭啟發原民小孩的多元可能

東澳國小位於南澳鄉東岳村的伊柚部落,向東看去是遼闊的太平洋,向西則是中央山脈北端的好幾座大山,也是泰雅先民世代居住、狩獵....

2024/01/01

地方永續

包裝循環,打造一座永續山海的島嶼

我們的願景是希望讓台灣變成一個永續的循環島,有更好的山林、海洋跟永續城市,做這件事也希望台灣作為一個循環島能對世界....

2024/01/01

地方永續

農村不需要救助,需要的是更多人的參與

早上七點,在還帶有些許倦意的晨光中,夥伴們驅車前往宜蘭壯圍,抵達東港村時陽光已然亮晃燦爛,緊鄰著地方宮廟,沿著水泥牆....

2024/01/01

Doiiin 為專注於 ESG 溝通與為議題創造影響力的綜合服務平台,致力於成為企業在永續議題上的重要夥伴。

© 2020 Copyright Doiiin 永續媒體