建築融合藝術教育! 宜雄建設與東海美術系簽署MOU 讓「家」的想像從藝術生根


宜雄建設總經理賴靈焜(左一)、宜雄建設董事長賴森源(左三)、東海大學美術系系主任李思賢(右三)、宜雄建設總經理賴靈欣(右二)、Doiiin永續媒體執行長謝翔宇(右一)

「讓建築不只是房子,而是一種能與人對話的藝術容器。」這是宜雄建設董事長賴森源對於建築的深層理解,也是 Doiiin 一直努力串聯的願景——在地企業、設計教育與材料再生,三者之間不是平行,而是可以交織出一種更永續、更有人文深度的生活想像。

在 Doiiin 的橋接與協調下,桃園宜雄建設與東海大學美術學系於今(14)日正式簽署《藝術教育推廣合作備忘錄》(MOU),展開一場以建築為基地、藝術為語言、永續為核心的深度合作。

宜雄建設與東海大學美術學系於今(14)日正式簽署《藝術教育推廣合作備忘錄》

一場從材料出發的永續實驗

2024年, Doiiin 發起的「再生共創計畫」,當時宜雄建設正完成一處建案,在拆除與轉換的過程中留下大量可再利用材料,像是原木、帆布、水管等,這些對傳統建築業而言是無用的「剩材」,但 Doiiin 卻發現這些材料的可再造價值。於是牽線東海大學美術系,讓師生從現場選料、構思創作,到實地裝置展出,把一塊塊廢材重生為公共藝術品,也為建案社區注入了生活美學的能量。

「教育不只發生在教室,社區本身就是最豐富的學習場域,而建築,也能是學生實踐創意與永續意識的現場教材。」Doiiin創辦人何龢提到,跨界的開始,是理解彼此的語言,產學攜手共構美感教育,也體現Doiiin推動跨界共創的初衷,這正是Doiiin存在的價值。

在MOU簽署儀式上,宜雄建設董事長賴森源指出,「家,不僅是鋼筋水泥與坪數的組合,更應是品味、美感與生活態度養成的載體。」他也表示,這樣的理念與Doiiin所推動的永續價值相互契合「永續不僅止於能源效率與材料循環,更關乎人與空間之間的感知與連結。」唯有當建築成為能夠觸動人心、喚起共鳴的美感場域,方能被珍視與長久使用,進一步實現深層且具文化意涵的永續目標。

「我們希望學生不只學會創作,更能理解藝術與社會的關係,這樣的合作,讓學生的創意有了真實落地的機會。」東海大學美術系主任李思賢表示,美術系向來重視實踐型藝術教育,鼓勵學生走出教室、進入真實社會情境中創作,過去一年的合作過程,深刻感受到宜雄對藝術的真誠投入與深刻理解。

宜雄建設與東海美術系簽署MOU,共同推動藝術教育進入社區與建築場域。

串聯企業與教育 Doiiin開創永續新局打造社區型藝術教育

隨著MOU的簽署,宜雄建設與東海美術系的合作也將從單點實驗走向系統性推動。目前初步規劃「社區藝術共學課程」,結合建築基地,設計由學生、老師、居民共同參與的創作計畫,藝術作品不再局限於校園或畫廊,而能走入街區、住宅空間、公共空間。

作為永續創新推動平台,Doiiin的角色並不是單向引薦,而是深入理解企業端的建築規劃流程與限制,同時熟悉教育端的課程安排與創作節奏,進而協調出一種能讓雙方共好的合作模式。未來,也將持續作為企業與教育之間的協作平台,促成更多具地方溫度與國際視野的跨界永續實踐。

Doiiin 為專注於 ESG 溝通與為議題創造影響力的綜合服務平台,致力於成為企業在永續議題上的重要夥伴。

© 2020 Copyright Doiiin 永續媒體